新学期伊始,为营造试点学院本科生主动参与光电专业实践,积极开展光电专业创新、创业活动的氛围,扎实提升学院本科生专业创新实践动手能力,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举办的一系列基于实验室模拟仿真软件和光电测试仪器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于新学期第二周陆续拉开帷幕。
2015年3月10日上午8:00,是试点学院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兼职导师唐明教授开设的专业实践类课程《光电创新实践》新学期的第一次课,光电王大珩1201班的25名同学早早的来到了实验室,大家兴高采烈、议论纷纷,都在期盼着唐老师即将带来的精彩讲解。3个多小时的课中,唐明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光电创新实践》的主题、光电行业相关信息、基础知识索引、课程时间安排、人员分组、目的要求等内容。
3月10日晚上7:00,由试点学院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主办的“光电学子创新、创业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期讲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经历分享”在南五楼613室举行。试点学院1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聆听了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TO、原华科联创团队创始人之一、海豚手机浏览器主要原创人刘铁峰(机械学院研究生毕业)先生带来的精彩演讲。为期2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刘铁峰先生通过许多自身经历的学习、比赛、工作和创业的小故事和光电学子们一起分享了创业成功的“三宝”即组建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Team)、培养团队成员具备广阔的视野(Vision)、尽量鼓励团队成员实干(Try)。
3月11日下午2:30,试点学院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会议室(南五楼南101-8室)正在开会,参会的实验室管委会骨干成员们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实验室将于2015年3月-11月举办的首届“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光电创业实践竞赛”的组织、宣传、报名表设计与制作、参赛队伍后期动态管理、服务人员分工等具体实施技术细节问题。会议结束时,大赛的具体负责人、实验室员工管委会副主任、集成1201班的严进同学倡议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地组织好此次竞赛,力争把竞赛打造成实验室的“新名片”,为试点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贡献实验室自己最大的力量。
3月12日晚上7:00,由试点学院特聘教授、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首席导师、原物理系首届国家教学名师李元杰教授为实验室学员开设《科学计算与模拟》课程新学期的第一次课开课,2个半小时的课堂上,李老师从基本物理原理出发,结合物理模型的建立、多元偏微分方程的求解方式和科学计算与模拟软件平台的功能及参数设定,通过实际案例的求解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科学计算与模拟》课程先进精确的思想理念、极强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后期实战演练操作过程中,李老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员们就课程软件操作、使用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3月13日上午8:00,光电信息学院2014年国家级大创项目结题验收会在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模拟仿真室召开。部分国家级大创项目指导教师曹丹华老师、缪灵老师、徐军老师、郜定山老师、夏珉老师、郑立新老师作为评委老师出席了验收会。学院2014年度立项的6个国家级大创项目员工团队成员和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部分管委会成员参加了验收会。在3个小时的结题验收会上,各项目团队代表从项目背景、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已取得的成果、 存在的问题及后期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等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详细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部分代表还现场展示项目研发实物及软件仿真结果。评委提问环节,评委老师们仔细询问了相关项目技术参数的设计、优化、误差控制措施及达到精度等技术细节问题,并评估了相关项目的硬件、软件成本和实用价值及市场应用前景。最后,所有评委老师通过打分一致得出结论:所有6个国家级大创项目全部验收合格,并建议其中两个项目评为优秀,上报教务处报奖。
据悉,试点学院老员工公共项目实验室作为学院探索面向群体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前沿阵地,自成立一年多来,始终坚持“开放共享、自主实践、项目驱动、团队学习”的实践教学理念,在国家教学名师、实验室导师的精心设计下,开发出了数理仿真、实践课程、虚拟设计、大创项目、自主实训、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课题攻关、名师论坛等10多类科技训练项目。截止到目前,实验室已经开展面向5200多名院内外员工的各类项目训练,人均受训时间为25.1学时。